陈芬儿院士:心系桑梓 回报家乡
来源 | 临川晚报 / 崇仁发布 编辑 | 化学加
自1978年从崇仁一中高中毕业后走出家乡,到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三十多年来,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芬儿潜心科研、不懈追求,不断攀登学术和事业高峰。但无论走得多远,陈芬儿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他充满励志色彩的追逐梦想之旅,其实是一条满怀感恩之情的回家之路。
陈芬儿院士的回家之路
出发
从中专生到工程院院士
很少有人能够想象,享誉中外的科学家陈芬儿,起步学历只是中专而已。
陈芬儿是土生土长的崇仁人,他曾先后就读于崇仁县白陂小学、郭圩中学和崇仁一中,高中毕业后被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省卫生学校前身)药剂专业录取。
2016年1月11日下午,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久的陈芬儿,回母校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作学术报告时,曾谈及自己选择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的原因:“1977年我参加高考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获得入学资格。”1978年,陈芬儿在报纸上看到了招收研究生的广告,于是决定报考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希望将来有机会再考研究生。
“在那个年代,考中专要比考大学难多了,能考上的都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抚州市人大副主任曾龙昌是陈芬儿就读崇仁一中时的高中同学。当时曾龙昌是班长,而学习成绩优异的陈芬儿是学习委员。曾龙昌回忆说,当时学校正在搞“批林批孔”运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写一张大字报,对学生是否专心学习没有要求,而陈芬儿对政治活动不闻不问,只是一心埋头读书,但他在课余时间里又特别活泼,特别是在与同学交流时显得十分健谈。
曾龙昌对一件往事仍然记忆犹新。当时,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很调皮,经常与他人打架。有一次,这名同学与别班同学争吵时,曾龙昌和陈芬儿上前劝阻。陈芬儿说:“你就是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否则就不会去打架。”同学回应道:“学习没有什么用,而且我又不能保送升学。”陈芬儿用肯定的语气说:“读书是让自己获得知识与本领,今后一定用得上。”这名同学听罢若有所思,再也没有争辩。此后,这名同学再也没有去惹事生非了。
陈芬儿的好学上进一以贯之。他谈起在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的求学经历时说:“我记得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匮乏,很多科目都是外校的老师教的,很多专业书籍也没有,我的一位叔叔正好在南昌一所院校工作,每到周末我都会到他那里去看专业书籍。”
1981年从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毕业后,陈芬儿先后在崇仁县卫生局和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过。1985年,他考取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1988年分配到武汉工程大学制药工程系,从助教、讲师、副教授直到教授。1997年,他通过人才引进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生物医学研究院。1999年,他获得了四川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他,已在复旦大学从教19年,其间曾到英国、美国做过访问学者。
陈芬儿教授是原料药制造技术专家,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由于在精细化工制药技术领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研发了多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料药合成技术,为我国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陈芬儿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奋斗
痴迷科研数十载
“科研狂人”,是陈芬儿身上的一个标签,它也足以概括陈芬儿对科研工作的痴迷程度。
曾与陈芬儿在武汉工程大学共事的一名老教师说,陈芬儿是一个学术“痴人”,当时科研条件简陋,陈芬儿为方便工作,把锅碗瓢盆、铺盖卷儿都搬到了实验室,吃住都不离开。
作为陈芬儿的老朋友,抚州市科技局局长顾胜和介绍说,陈芬儿时常回抚州,他每次提出陪同都会被拒绝。陈芬儿不肯呆在宾馆休息,也不去游山玩水,一有时间就泡在工厂的实验车间里,和工厂的技术员们一起探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经常要到下午一两点才吃中饭。
顾胜和有幸参观过陈芬儿的办公室。在他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地上、墙上到处都是书籍和实验资料,而办公桌摆放着各种资料,看起来颇为凌乱。
在一个学术论坛里,网友们对陈芬儿的评价,“勤奋”是用得最多的词语。陈芬儿凌晨零点之前从未休息过,除了在外出差,其他时间他都与员工和博士生“共患难、不分离”,困了乏了就直接睡在办公室。
曾龙昌也曾到过陈芬儿的办公室。曾龙昌说,陈芬儿一年有300天在办公室睡觉,而床只是稍微宽一点的沙发。
对于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小明来说,陈芬儿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勤奋”,陈芬儿吃住都在实验室,天天上班到凌晨。梁小明认为,勤奋,这正是陈芬儿成功的最大秘决。
勤奋,也是学生对陈芬儿的一致评价: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检查完实验室后直接睡在办公室。“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外地开学术研讨会,或是在国内合作的工厂。”但无论人在哪儿,只要一有时间,陈芬儿的心就飞到了实验室。
这样的“狂人”作风让有的学生叫苦不迭。陈芬儿的一名学生曾这样说:“想混学位的,就要远离他。”
“尤其是在复旦大学工作后,压力确实非常大,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但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研究成果一定要有社会效益,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一想到这些,我就又充满了动力。”陈芬儿如是说。
陈芬儿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从实验室研发到投入社会生产,他都亲力亲为。正是科研路上的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使得陈芬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30年来,陈芬儿一直围绕着国家对原料药的重大需求,开展了理论基础、技术开发和工业化三个层次研究,并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成果。他在国际上首创了天然维生素H催化生产新工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目前国外相关企业已全部停产,转从我国进口,我国也因此牢牢控制了市场的定价权;他发明的双氯灭痛类系列原料药芳香化清洁生产新工艺,属国际独创,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高污染、高能耗难题,产品已占领80%国际市场份额;针对芳基丙酸类原料药传统工艺所存在的传质传热重大工程问题,他发明了均相自催化芳基缩酮绿色重排技术,为该类产品提供了共性支撑技术,该技术已在多个品种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他开发了世界第一条喜树碱类原料药化学全合成生产工艺,突破了天然资源制约此类抗癌原料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每年,陈芬儿团队几乎都有3个制药或新药项目投入生产。
以上成果已在十余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十余年共创产值90亿余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效益。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均排名第一)。
陈芬儿学风正派、治学严谨,目前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31篇,主参编著作7部,获国内外发明授权专利39件;当选院士前,他还获得过“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创造奖”等多项荣誉。
回家
每当转化成果就想到家乡
“我是喝家乡的水长大的,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我对家乡充满感恩之情。”每当谈及家乡,陈芬儿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深情。
自高中毕业后,曾龙昌与陈芬儿再见面已是2004年10月。当时,崇仁县招商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两人在会场外的酒店大厅偶遇。在交谈时,陈芬儿建议家乡的招商工作要侧重于与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合作,并表示“我只要有研究成果,一定会尽力回报家乡。”
陈芬儿没有食言。每当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要与企业合作时,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家乡抚州,这其中就包括最富盛名的“陈氏制造”——维生素H生产工艺。
1989年的一天,陈芬儿坐火车去北京出差,在与邻座的药厂老板攀谈中,得知当时我国无法生产维生素H后便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一难题。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维生素H的合成技术一直由瑞士罗氏公司(Roche)所垄断,直至2001年,陈芬儿团队历经十年研制出了更加高效价廉的方法,在国际上首创天然维生素H催化生产新工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投产前,陈芬儿第一时间想到了家乡,希望通过与家乡企业合作助推家乡走上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次合作没有成功,后来浙江一家企业主动与陈芬儿对接,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该企业年产值达数十亿元。
在国内投产后,该药物的生产成本从每公斤1.5万元降到每公斤0.25万元,并将此前罗氏每公斤5.5万元的垄断销售价降至0.55万元。目前国外相关企业全部停产,转从我国进口。罗氏公司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提出了十万美元月薪聘请陈芬儿加盟,并在欧洲建立实验室等优渥条件。但陈芬儿却说:“实验室只能在中国,在复旦大学。”2004年,罗氏公司出资3600万元,在复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陈芬儿开发了世界第一条喜树碱类原料药化学全合成生产工艺。喜树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生产的原料药,需从喜树中提取。而喜树碱在喜树中的含量仅有0.06%,每生产1吨喜树碱类原料药需消耗约2500吨喜树,这使得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喜树碱类抗癌原料药,此前国际市场售价为每公斤300万元,陈芬儿用一种常见的化学原料即可替代喜树,使得这一价格骤降至每公斤10万元,大大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陈芬儿又研发了“第二代”技术。他将“喜树碱类原料药伊利替康不对称催化全合成(第二代)”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再一次投向了家乡。2014年4月,该项目在抚北工业园区进行中试。2015年1月6日,该项目中试结果评议会在抚州市召开,陈芬儿主持项目技术报告,多位院士、专家专程前来考察论证。院士们认为,该项目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便捷、收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竞争力,适合工业化生产。目前,该项目有望进入规模化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2015年12月9日,抚州市相关领导前往上海,向新当选院士的陈芬儿递交市委、市政府的贺信。致贺过程中,陈芬儿将自己关于抗艾、消炎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两项最新科研成果推介给了家乡企业,由江西富中药业有限公司负责承接实施投产。
落户
领衔首家市级院士工作站
2016年8月2日,由陈芬儿院士领衔的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揭牌,抚州市首家市级院士工作站成立,也意味着抚州市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了“人才强企”新平台。
梁小明介绍说,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推动全资子公司江西博雅欣和制药有限公司在“高端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使公司化学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聘请陈芬儿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同时成立院士工作站。陈芬儿出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职责为:负责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化学药产品线的长期规划,并使公司的化学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培养化学药产品、原料药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梯队。聘请陈芬儿院士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并成立院士工作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化学药方面的研发能力,培养和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有利于公司开拓化学药市场,推动公司在化学药领域的战略发展。
陈芬儿与江西博雅合作的主要科研成果为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被公认是迄今研究最深入、机理最明确、功效最肯定的药物,已被欧美各国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中风、高血脂、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他汀类原料药科研成果投放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有望迅速形成50至100亿产值。
除了促使科技成果转化在家乡落户并开花结果之外,陈芬儿还努力宣传推介家乡,为提升家乡的知名度和对外科技交流水平多做服务。作为《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陈芬儿努力争取编委会主办的高端论坛移师到家乡抚州市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共39人,其中院士2人、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4人、杰青人才4人。不少专家考察了抚州的企业、城市建设后,表示有机会一定与抚州开展合作。
陈芬儿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帮助家乡引进技术、人才和项目,帮助家乡开展科技协同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家乡产业发展升级,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陈芬儿的回家之路,才刚刚起步……
☟ 拓展阅读 ☟
更多精彩,后台回复相应代码查看
回复 c001:漫画化学 回复 d001:化学趣史
回复 f001:视频动画 回复 g001:趣味实验
回复 a002:餐桌化学 回复 i001:缤纷化学
回复 j002:化学趣闻 回复 m002:创意化学
回复 k001:趣味化学 回复 L004:涨—知识
回复 w009:化学前沿 回复 z001:科研名人
回复 q003:科学解释 回复 u001:化学心得
联系投稿 有偿征稿 广告合作
投稿 gongjian@huaxuejia.cn
加入化学化工医药日化相关群组
包括:中国药物化学产业创始人总经理群
中国药物化学产业精英QQ群 177675326
欢迎添加主编微信 :18676881059